close

隨著人口老化以及許多與生活形態有關之慢性疾病,如:下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椎間盤突出、脊椎側彎、頭痛等愈來愈多,台灣國民為解決上述疾病之需求日益殷切,健保局統計每年有 540 萬人次因背痛就醫,花費約 46 億元,此費用不包括花在民俗療法上之支出。


據台灣公共衛生雜誌之研究,曾使用推拿、按摩、整脊之人口比例為 24.8% 、 21.1% 、 7.7% ,其中以 40-49 歲,高學歷者為高使用群。在美國有 50% 之人民使用另類醫療,花費更高達 3500 億美元,如此高的使用率及醫療花費,致使美國政府單位及醫學界紛紛投入大量經費及人力,更立法成立國立另類醫療中心,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更於 2002 年提出第一個傳統與另類醫療的全球策略,所以另類醫療已是國際上的一個醫療重心,台灣為政者能不趕快加緊腳步嗎?

  整脊療法的名詞創始於美國,整脊療法與西方主流醫學在理論基礎及復健醫學之手法均不同,更與中醫傷科推拿理論基礎、操作手法及作用位置也不同,但是有些小地方也有不謀而合之處,以致民眾與衛生管理者頭痛萬分,不易分別管理。


醫學的最終目的,在於治療疾病,促進健康,使生命更加完整,醫療之方法本不應區分為主流或另類、東方或西方,而應思考怎樣的治療方式最安全有效,對病人最有利,但是整脊療法具有危險性,有相當多的禁忌症要先判斷出來,屬於相當專業的醫療行為,為保障國人醫療安全,不論是中西醫、民俗療法、整脊業者,在執行整脊業務前,皆應接受完整的整脊訓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順航 醫師 的頭像
    張順航 醫師

    瑞泰中醫的部落格

    張順航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