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骨骼的退行性改變引起的。 但通過個人的努力,可以使骨質增生的程度減輕,出現的時間延遲,表現的症狀輕微。

主要預防方法如下:

‧生命在於運動,但過度的運動不利健康

長期劇烈運動可使骨骼、關節周圍的肌肉、韌帶、關節囊受到過度牽拉、出血、血腫機化、鈣質沉著,就易導致骨質增生。 許多運動員老年時往往飽受骨刺的折磨,就是一個例子。

‧採取正確的工作、學習姿勢

人體骨骼的排列是與其所承受的應力一致的,當人長期採取不正確姿勢工作、學習時,如過度低頭看書、彎腰拾物等,使骨骼的受力長期不均,就容易在過度運動的部位產生新的骨質(骨刺),以緩解局部應力過大的狀況,這也是頸椎病的發病機理之一。 採取正確的工作、學習姿勢,是最方便、最廉價、最有效的預防骨刺增生的方法。

‧適當的體育鍛煉

人體的骨質增生多產生在關節周圍,關節軟骨被破壞是引起骨質增生的最直接原因。 適當活動,特別是關節的正確運動,可以增加關節腔內的負壓,有利於關節液向關節軟骨的滲透,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變,從而減輕或預防骨刺的發生。 因此,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
‧補鈣可防治骨質增生

隨著壽命的延長,人體成骨能力降低,破骨能力相對加劇,即骨吸收大於骨形成,特別是50歲以上的婦女和老年人,逐漸發生骨質疏鬆,血中甲狀旁腺激素增加,降鈣素含量也增加。 甲狀旁腺激素增加的後果是破骨活躍,使得骨超量脫鈣。 而降鈣素的增加則加速新骨的形成,這種代償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關節的邊緣長成骨刺,這就是骨質增生的發病機理。 通補鈣 ,增加鈣質的吸收,最終能達到既防治骨質增生,又防治骨質疏鬆的目的。

‧控制體重,減輕關節壓力

如果關節附近發生骨折需手術治療時,盡量達到解剖復位,防止後期的骨質增生和創傷性關節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順航 醫師 的頭像
    張順航 醫師

    瑞泰中醫的部落格

    張順航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